2018年底,北漂到台北討生活。和在台大念書時不同的是,這次手上有了相機、有了些許的生活餘裕,便開始記錄下我眼中的台北。橫跨2018年至2020年初,大多數時的台北是那麼樣的正常,尚不需要時刻戴口罩,想怎麼約朋友就怎麼約。如今,只希望一切能儘速恢復正常...
初來乍到
對台北的一切並不陌生,但是總有些許的改變:新的捷運路線開通、某些店倒了等等等。當然,自己的身分也不再是學生,變成了要為自己生活負責的上班族。在租屋處與辦公室之間的位移,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 |
只要從台北車站經過,就一定會看到的大樓 |
 |
Ubike取消了半小時免費,齒輪比也調整過,沒辦法像以前可以時不時的飆速。 |
生活的探索
在還沒把機車運上台北之前,周末的嗜好就是從租屋處出發,用雙腳與相機一步步探索這個不知道會待上多久的地方。之後雖然有了機車,但因為上班走路就能到,所以包包還是放了台相機,以便隨時記錄。
 |
已經成為歷史的重慶陸橋 |
 |
從公司樓頂望下去的台北 |
往校園走走
雖然畢業N年了,但也是因為使命的緣故,經常需要往大學跑,已經算不清有幾次了。假日也會跑去那裏沐浴難得的陽光。雖然現在因為疫情,一切都只能從照片裡回味。
 |
台大校訓 |
關於食物
說到我住的地方,是一個賣餐飲用品比餐廳還多的地方,覓食困難。但好在南機場夜市就在附近,也可以往古亭或中正紀念堂去覓食,持續踩點中。
雜談
 |
能在這座城市待上多久時間,我也說不上來 |
 |
也許只是人生中停留的一個地方,該往下個階段,車就得開走 |
 |
抑或是比想像中漫長,當一切皆已消逝,卻仍舊念念不忘 |
 |
在等些什麼呢?另一半、家庭、自己的房子? |
 |
其他不好說,至少在台北的房子是不用想的 |
 |
但即便如此,我能做得也只有踩動名為日子的踏板,往前 |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