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

淺談相片檔案管理

在進入正題之前,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。

「沖洗的照片會隨著時間而泛黃,那數位攝影留下的檔案呢?」

後來才領悟到,雖然檔案永遠不會變質,但卻會被科技的進步所拋下。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以前上傳到無名小站(時代的眼淚)的照片,或者是在電影台上看的電影,當時看都不覺得模糊。來到科技進步的今日,放到Full HD的顯示器上來看,卻感覺非常模糊。畢竟當時的螢幕解析度主流是VGA(640X480),約莫是30萬像素。

同樣的道理,現在大家習慣用手機留存生活的回憶,並放在網路上分享。雖然廠商都主打手機鏡頭的千萬畫素,但經過FBIG分享,又或者經過LINE傳送後,相片的尺寸便會被壓縮。這些壓縮檔案乍看之下清晰,在網路情境下也確實夠用。畢竟現代人會洗出大尺吋相片的機率少之又少。然而,壓縮後的照片頂多34百萬畫素,雖然在Full HD螢幕上夠用、洗成4X6照片也足夠(這兩者只要2百萬畫素就綽綽有餘)。但在8百萬畫素的4K螢幕,顯示起來就非常吃力,更遑論未來8K螢幕(3千多萬畫素)普及之後。而這些都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。
 
現代手機畫質已和相機不相上下(除了某些特殊的環境),但仍需考量檔案的管理

你可能會納悶,這又和檔案管理有什麼關係?其實,若沒有好好整理及保存原始尺寸的相片,你未來所擁有的回憶,可能只剩下網路壓縮過的。就算曾經保留了原始檔案,如果沒有做好備分。一旦硬碟損毀、手機失竊,一樣只能留下壓縮過的回憶。小尺寸的照片沒有不好,至少比照片完全不見好。但當你在未來想要回味青春的時候,就跟你現在看無名小站時期的照片有一樣的感覺。

當今的數位單眼,動輒2000萬畫素起跳,妥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

2021年起,Google修正雲端容量政策。趁這個機會再度翻修了2019寫的文章。

一、前期準備

然而,檔案管理卻也不是拍完照之後的事情,很多工作是在拍攝前就需要想好的。最重要的就是你要保存什麼樣的檔案?一般相機拍出了的是JPG檔,絕大部分的設備都能開啟,也能在網路分享。通常只要設定最大尺寸,產生出的相片都不會太差。檔案本身的大小也不算太大,較能節省儲存空間。

但是進階的攝影者,通常都會拍攝RAW檔,也就是壓縮成JPG之前的原始檔案。一張JPG不過4~8MB,但RAW檔一張可能會到40MB以上。對記憶卡和硬碟的容量上造成負擔,而且一般的相片瀏覽器打不開RAW檔,需要搭配專用的軟體。但好處是因為原始資料都在,所以在後期編修時,能更大幅度的調整曝光與色調。也能挽救一些拍攝的失誤,特別是在紀實攝影上,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。

也因此,選擇JPGRAW格式來產生照片,就會影響你的檔案管理策略。後者你需要更大容量的硬碟及記憶卡,而且讀取速度要夠快。此外,當你用RAW檔轉存出你理想中的JPG之後,RAW檔要如何整理與保存,也是一個重要議題。因為只要RAW檔還在,你永遠可以重新後製出不同風格的照片。就像小麥可以做成各種麵食料理,但是當你今天只有饅頭時,你能再料理的可能性就受限了。

我個人因為拍照有即時上傳的需求(如當天製作回顧影片),所以我同時會儲存JPG+RAWJPG的尺寸最大但畫質設最低標準以節省空間。先滿足想搶先拿照片者的需求,回家再來整理RAW檔修出理想的照片。
D7200有雙SD插槽,我都設定同時存RAW+JPG,雖然得買兩張記憶卡,但一張如果臨時壞掉,另外一張的檔案還是可以用。

現在用的Z6雖然採用更高階的XQD卡,更不容易損壞、儲存速度更高(價格也更貴QQ)。但是由於只有單卡槽,仍被專業用戶所詬病,一直到Z6II才加入雙卡槽。

二、檔案儲存與備份

結束拍攝任務之後,無論回到家有多晚多累,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,把照片從記憶卡內拷貝進硬碟,準備後續的編修工作。但要注意的是,拷貝進硬碟的動作不叫作「備份」,除非你永遠不會把記憶卡的照片刪掉。真正的備份是將同一份檔案從放在不同地方。而我的工作流程大概像下圖所示:
我們接下來談的都是RAW檔的整理,我直接用檔案來簡稱。我會先把檔案拷貝進電腦裡的1號硬碟,這裡面的檔案都是沒有篩選過的原始檔。挑選及編修完成後,我會把精選完的檔案複製到2號硬碟。2號硬碟是組Raid1的硬碟,用兩顆硬碟做出鏡像。即使有一顆硬碟因為物理損壞,還是有辦法完全救援。但缺點就是單一容量的成本是兩倍。

「是經費,我在裡面加了很多經費!」

算下來,RAW檔分別保存在兩個位置,這看起來很夠。但實際上還未符合備份321原則:「至少備份3份;使用兩種不同的備份方法(如光碟備份、外接硬碟備份),其中1份要異地存放」。以前在Google教育帳號有無限容量時,尚還能將RAW檔備份到雲端內。但現在考量建置成本,買雲端容量或組NAS都超過我的負荷範圍。倒是修圖完畢的JPG成品,因為容量較小,還是可以以備份321原則來進行。

備份看起來微不足道,甚至在風險發生之前都會覺得是多餘的支出。但面對高昂的硬碟救援費用,或者是電腦病毒的勒索,硬碟的支出或許還在可接受的範圍。畢竟人不可能拍到同一張照片兩次。對職業攝影師來說,備份是契約上的義務。但對於業餘攝影人來說,備份是一種自我的要求,甚至是對照片的珍惜。
 
我的兩台電腦,中間螢幕是VIEWSONIC VP2468,是支援硬體校色的螢幕。

三、相片的分享

談完了RAW檔的整理與備份,接下來一個議題是轉存出來的JPG檔要怎麼分享給需要照片的人。我所有的照片成品主要透過雲端硬碟及Google相簿來分享。這兩個又有什麼具體差異呢?

以分享來說,Google相簿呈現的排版質感好非常多。在以前還有無限容量教育帳戶時,還可以無限的將照片原尺寸上傳。而一般用戶也可以無上限上傳高畫質(1600萬畫素)的照片。但是在Google緊縮容量政策後,這些都不復存在,將會占用有限的容量。

雲端硬碟雖然在版面上沒那麼有質感,但好處是資料夾的共用。也就是說,只要共用上方的母資料夾,下面所有的檔案都能分享出去,能夠持續在子資料夾內進行照片的分類。例如在學會活動裡,常常有人要跟我索取過去一年的照片。只要我能連上網路,幾分鐘之內我能給他原始大小的所有檔案。

當然,在容量政策改變後,除非一直花錢買容量,不然遲早都要整理雲端上的照片。因此,建議大家養成整理照片的習慣,特別是他人分享的照片。即時下載並做好備份,就能將回憶妥善的保存。不然都放在LINE群組等方法,一旦退出群組,或者是出現像Google調整容量政策等情況,照片就不見了。

優秀的照片就跟好酒一樣,本來就很好喝,但是十年二十年後才會發揮出真正的滋味。
我便為此先做好了準備。

結語

其實攝影真的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,雖然意義上是紀錄光線。但除非自拍,不然攝影者所紀錄到的光線裡永遠沒有自己。但卻會在觀看自己照片的同時,發現自身靈魂的所在。從開始學攝影到現在,真正砸在相機與鏡頭上的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高。令人意外的是,為了呈現最好的結果、永遠保存下來,花在電腦、螢幕、修圖軟體、硬碟的錢是高了不少。

不過,說來有些羞恥。我的夢想是所有我拍過的人,都能用我的照片回憶他們的歲月。既然要達成這樣的夢想,那這些支出自然是必要的花費。也唯有堅持每天都把相機帶出門,也才能留住獨屬於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回憶。這樣的回憶,比起同樣拿手機拍出的照片,希望能有更長的保存期限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